近幾年隨著人力成本的攀升,機器人自動化生產成為了制造業的新潮流。然而,對于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的內涵,大家卻有著不盡相同的理解,所實現的效果也是千差萬別。
現在,讓我們一同走進模具制造行業,看看在這個行業中自動化生產的現狀以及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為大家提供新的思路。
機器人全自動混合生產線
1
什么是機器人自動化生產?
潛意識里,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機器人自動化生產=機器人”。事實上,機器人它不是“大腦”,不會主動思考,僅僅是一種執行設備,更多地是起著“四肢”的功能。
很顯然,要想實現自動化生產,只有“四肢”是切切不可行的,必須要為機器人安上一顆模具“芯”!
那么,什么是模具“芯”呢?它是模具自動化生產工廠的“中央處理器”,是知識中心、經驗中心和數據中心,更是管理中心,凝聚制造經驗與知識,集中存儲數據與文檔,統一管理資源與任務。
如今,機器人已有很多標準化的產品,就模具“芯”而言,依然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定制。
2
如何構建模具“芯”
構建自己的模具“芯”是一項系統工程。大量的企業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這個實施過程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步:車間半自動化的實現
總結現場知識與經驗,構建數據中心,將資料和檔案集中管理,進而建立專家系統。對于CNC、CMM和EDM,實現分單元人工上下料,掃碼自動加工。
配備了半自動加工系統的加工中心組
配備了半自動加工系統的火花機組
電極掃描自動加工與自動放電加工
第二步:精準化的實現
CNC和EDM自動換刀、在機測量與補償,精確監控刀具壽命;電極CMM全檢,偏心自動補償。
基于上述“兩步走”,車間作業能夠做到無紙化、少人化和普工化。更為重要的是,完成了車間作業的標準化過程。有了良好的標準化作業基礎,再用機器人代替人工上下料,實現全自動化生產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樣地,“半自動化”與“精準化”離不開智能軟件與硬件的支持。近年來,市場上同類產品不斷涌現,思路趨同,功能接近,一時令人難以選擇。
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這些產品的優劣進行考量:
1)客戶基礎。優秀的產品必須經受市場的考驗,優質的客戶基礎是穩定性與通用性的保證。
2)定制化能力。標準化的產品大約只能滿足60~70%的實際需求,客戶化定制才是實用性的保障。
3)完備的產品線。只有全面涵蓋管理、設計、編程、加工各個領域才能保證自動化生產的全面運行。
基于以上考量,結合自身生產實際,總結知識與經驗,再借助自動化的軟硬件產品,相信模具制造企業實現一顆屬于自己的模具“芯”,并非難事。
3
未來的突破點
基于現有的自動化軟硬件產品,很多常規作業早已比較成熟,但對于生產中越來越多個性化、復雜化和集成化的情況,比如異形電極、非常規放電等,一顆普通的模具“芯”已然力不從心。
案例一:某生產復雜橡膠模具的上市公司。大量基準臺異形的電極,有的甚至有倒扣特征。放電時存在一模多腔,沿軌跡放電等情形。
案例二:某生產大型車燈模具的外資公司。很多電極為無直邊的異形電極。深腔模具,電極需要使用加長桿放電。
案例三:某生產精密接插件模具的上市公司。粗中精一體電極,排齒、縮體費時費力,放電精度極高。
上述三個案例中,常規的自動化線均已無法處理,自動化加工、檢測與放電都遇到了極大的困難。事實上,幾乎每家模具企業或多或少都存在類似的情況,這也是當前自動化線難以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追求卓越是一家企業得以成功的內生動力,強化自身的模具“芯”是企業永遠的目標,困難更阻止不了創新者的步伐。來自上海松江的上海愛堃智能系統有限公司(www.i-quicker.cn),扎根于模具生產實際,結合強大的技術開發團隊,深厚的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研究背景,為上述三家企業分別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
帶倒扣電極的三坐標自動測量與放電
異形電極沿軌跡自動放電
一模多腔自動陣列放電
無直邊電極三坐標自動測量與放電
使用標準加長桿自動放電
粗中精一體電極的自動排齒、縮體
一體電極的自動測量與放電
高精度電極自動分中、自動碰觸深度
所幸,愛堃智能在常規自動化線基礎上的銳意創新,為模具制造企業未來全面自動化生產找到了可能的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