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金虎 通訊員 許曉雪 魏其寧
已有百年歷史的老工業城市山東淄博博山區,主導產業長期以耐火材料、建陶、紡織等傳統產業為主,資源消耗大,污染重。如今,走進位于博山區域城鎮山東魯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偌大的車間空氣清新,幾名工人監控著電腦。在智能化的生產線上,機械手臂上下翻飛,移栽、夾磚、次品篩選、卸板、裝車等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只需三分之一的操作工,就能達到原有設備產能的2.5倍以上。”域城鎮黨委書記房杰介紹說,這得益于企業進行大刀闊斧的工藝改革,得益于企業成功打造了國內首條耐火材料智能制造生產線。
“只有改革才能改出新天地,才能培植出產業新動能、發展新優勢。”博山區委書記劉忠遠說,博山區積極推進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改造”,全面提升企業“智造”能力。域城鎮堅持以改革深入推進產業升級,依托機電泵業產業園,瞄準傳統機械、建材、紡織3大傳統產業,實施了40項技改項目,總投資達134億元。當地先后成功引進并實施了江蘇銀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項目、上海大騁的醫療創新型高端移動CT項目、英國賓爵電梯生產線項目、沈陽機床的5D智造谷項目等產業項目,實現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在銀仕來紡織有限公司的新型紡紗車間,一臺臺設備有規律的舞動臂膀,靈巧地拉動絲線在歡快地穿梭。紡織這個傳統產業插上智慧化生產的翅膀,實現生產工藝的在線變更、生產數據的實時采集和訂單管理、現場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
紐扣大小的傳感器售價4000元、技術遙遙領先的水泵裝進了運載火箭……“博山造”正不斷壯大。在博山區,產業智慧化正帶動新技術產業化,隨著金路達大電機、5D智慧制造、賓爵電梯等一批優質產業項目落戶博山,傳統產業重新煥發勃勃生機,向高端、高質、高效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