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我們進入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跟所有的國家一起站在最前沿,應該說中國是完全有機會的。”7月,在由國家發改委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2017首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兼21世紀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薛瀾教授這樣說到。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大幕的徐徐拉開,以智能化為靈魂、以互聯為核心特征的“工業4.0”,勢必在全球掀起一場制造業革命與產業升級的巨變。如果說前三次工業革命中國只是旁觀者,那么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正立于潮頭。
自2010年來,中國已穩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地位,但由于缺乏核心技術,中國制造“大而不強”,長期處于產業鏈低端,現已進入“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為了緊跟第四次工業革命,2015年政府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的指導政策,推進中國制造業實現新常態下的轉型升級。在雙良節能系統股份技術服務分公司總經理胡高峰看來,在當前背景下,中國傳統制造業新一輪大洗牌在所難免,擺在制造企業面前的生路要么是轉型升級,要么是提升原有產品和人員的競爭力。
從規模化制造到定制化生產
傳統制造業模式以大規模批量生產、提供標準化和固定化的設備及服務為特點。隨著社會進入信息化、智能化的嶄新時代,全球經濟由市場型導向朝消費型導向轉變,客戶需求越來越趨于差異化,定制化智能生產出現在中國制造各行各業的轉型浪潮中。“以前是設計好的產品,直接賣給客戶,現在是深入一線,進入企業,把工藝流程摸透,了解客戶特定的需求,結合企業特點,拿出最適合企業的設計方案。”雙良節能技術服務分公司總經理胡高峰說。作為國內節能環保行業老牌的上市公司,雙良節能(SH:600481)在全球工業變革的新形勢下,已初步走出了一條轉型升級的新路。
營銷人員技術化,技術人員營銷化,是雙良轉型對人才的新要求。將銷售節點前移,技術人員下一線,提供定制化服務,增強了雙良的競爭力和成功籌碼。胡總告訴我們,非標定制全方位的要求,包括全球采購、特殊領域的技術要求,都對企業的綜合能力提出了考驗,體現了一個企業技術上的核心競爭力。 而從市場層面來看,高端定制能力提升了行業價值鏈,定制化智能生產將會是未來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和新型動力。
智能化、服務化是出路也是方向
在工業4.0時代,網絡化和信息化技術將被更多地應用于制造企業發展中。定制化智能制造需要企業搭建起交互用戶的平臺,根據大數據分析按需定制,為客戶提供全流程個性化體驗。在這方面,雙良節能積極整合產業鏈,其基于物聯網技術和4G、互聯網通訊技術開發的SLRemote云平臺系統,結合遠程監控、云端備份、大數據分析、遠程專家診斷、預知式提醒五大智能化服務,通過在線監測、云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互動服務,延伸了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精心布局全產業鏈,做強節能環保產業的同時,雙良也不斷探索制造業服務化轉型。“隨著客戶的需求越來越高,除了產品本身的正常運維,還衍生出了整個系統托管,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我們通過系統集成、合同能源管理和服務托管的運營模式當好‘管家’。“胡總介紹到,雙良的成熟客戶如南京高鐵站、無錫高鐵站、茅臺酒廠等,都有技術人員進駐,為企業正常運維保駕護航。而云平臺、大數據分析及智慧能源管理,也成為雙良產業服務化轉型的有力推手。
在當前形勢下,全球掀起新一輪工業轉型競賽,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紛紛吹響重振制造業號角,實施再工業化戰略,一些勢頭強勁的發展中國家也紛紛謀劃布局。于中國制造而言,從全球制造強國中突圍崛起,在信息化和網絡化領域下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由大到強的根本轉變任重而道遠,如何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進將成為中國制造企業轉型中亟需探索的重點。雙良節能作為國內節能環保行業領先的裝備制造企業,這段轉型探索之路,對其他制造企業轉型升級起到了示范效應,更推動了中國制造在全球工業浪潮中的轉身與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