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我們進入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我們跟所有的國家一起站在最前沿,應該說中國是完全有機會的。”在由國家發改委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2017首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兼21世紀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薛瀾教授這樣說到。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大幕的徐徐拉開,以智能化為靈魂、以互聯為核心特征的“工業4.0”,勢必在全球掀起一場制造業革命與產業升級的巨變。如果說前三次工業革命中國只是旁觀者,那么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正立于潮頭。
自2010年來,中國已穩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地位,但由于缺乏核心技術,中國制造“大而不強”,長期處于產業鏈低端,現已進入“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為了緊跟第四次工業革命,2015年政府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的指導政策,推進中國制造業實現新常態下的轉型升級。在當前背景下,中國傳統制造業新一輪大洗牌在所難免,擺在制造企業面前的生路要么是轉型升級,要么是提升原有產品和人員的競爭力。
從規模化制造到定制化生產
傳統制造業模式以大規模批量生產、提供標準化和固定化的設備及服務為特點。隨著社會進入信息化、智能化的嶄新時代,全球經濟由市場型導向朝消費型導向轉變,客戶需求越來越趨于差異化,定制化智能生產出現在中國制造各行各業的轉型浪潮中。
智能化、服務化是出路也是方向
在工業4.0時代,網絡化和信息化技術將被更多地應用于制造企業發展中。定制化智能制造需要企業搭建起交互用戶的平臺,根據大數據分析按需定制,為客戶提供全流程個性化體驗。
在當前形勢下,全球掀起新一輪工業轉型競賽,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紛紛吹響重振制造業號角,實施再工業化戰略,一些勢頭強勁的發展中國家也紛紛謀劃布局。于中國制造而言,從全球制造強國中突圍崛起,在信息化和網絡化領域下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由大到強的根本轉變任重而道遠,如何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進將成為中國制造企業轉型中亟需探索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