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18日消息(記者耿旭 徐志強 徐進)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機床產業,曾經是東北經濟的一塊金字招牌。但是,行業“大而不強”,也是東北重工業亟需轉型升級的一個典型。在裝備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遼寧機床企業突破束縛,探索出“共享機床”的新模式,成為轉型升級的一個全新破題點。新型服務業快速發展,遼寧“第三產業當家”,呈現出協調發展的新氣象。
遼寧重工業長期一頭獨大,造成產業結構嚴重失調。沈陽機床集團作為以生產制造業為主的遼寧老牌國企,機床年銷售額曾經是世界第一。但是近幾年,傳統機床銷售業績下滑嚴重。為此,沈陽機床痛下決心,投資10多億元研發出具有智能、互聯功能的i5智能控制系統,搭載這套系統的機床,被形象地稱為“共享機床”。
沈陽機床市場中心總經理馬少妍說,“共享機床”不僅僅是工業工具,而是智能數據終端。馬少妍表示:“我們擁有i5核心技術,這使機床產品不僅是個工具,更是個智能數據終端,由此,我們正打造整個工業領域的服務和分享模式。目前,我們與十堰、鹽城和省內多個城市達成工業服務共享平臺協議,可以推進區域性裝備制造業整體轉型升級。”
湖北十堰一位智能制造平臺的服務商鄭建偉說,他就是沈陽機床轉型升級的獲益者。鄭建偉表示:“作為微創企業,初期缺乏資金、設備和廠地。沈陽機床提出‘共享機床’概念:政府出地出廠房、沈陽機床提供設備和服務,讓創業者可以享受到共享經濟資源合理化服務,因此我們的平臺吸納的創業者也越來越多。”
在遼寧,老牌國企在積極轉型,新型裝備服務化信息企業,也應運而生。沈陽梵天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推出“對流程云管理系統”,打造智能工業服務平臺,將原本零散不可控的設備,連成一張巨大的網絡,實現數字化、網絡化。
公司負責人李春偉表示,系統對提高加工效率、合理安排生產有實質性幫助。
李春偉說:“我們所提供的產能發布、制造業知識分享等,都是提升產業升級的必要元素。每家企業都有基于設備的制造能力,他們急需展示和發布出去,讓更多的產能需求者知道了解。智能工業服務平臺,就是為中國制造業企業跨地域的產能提供支持和幫助。”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的企業,在積極探路新型服務業,曾經重工業“一頭獨大”的遼寧省,如今也成了“第三產業當家”。今年上半年,遼寧服務業稅收收入1073.7億元,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作為遼寧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表示,要讓新型服務業成為促轉型、調結構的內生動力。梁啟東指出:“服務業的發展,特別是新型服務業的發展,對遼寧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有效投資、消費拉動以及內生增長方面,都會起到非常好的戰略性支撐作用。”
央廣短評:共享機床 找到好選題 做出好文章
以“共享”之名,“共享機床”找準創新驅動的支點,盤活現有資源,實現價值最大化。機床企業放棄原有“硬件式”思維模式,把工業工具向市場開放,一個小小的改變,撬動巨大的可能。
在向新型服務業的轉型過程中,原來“重資產”的制造業,實現了“輕資產”運營;產業鏈上的參與各方,也找到了全新的利潤生成點。“共享機床”,成就了傳統制造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樣本。
現在,共享的概念層出不窮,只有“真共享”,才能成就“真經濟”。以共享機床為出發點,傳統重工業找到了勾連新經濟的有效路徑,找到好選題,做出好文章,提升制造業的活力與實力,振興東北才有內生動力。